XX财富金融集团

新闻中心

快速通道FAST TRACK

九游app会员登录/NEWS

【宝鸡记忆】:宝鸡铁路机厂的前世今生

2024-02-16 14:35

  在许多宝鸡人的记忆里,一直是宝鸡的地标和门户。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演绎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崛起。独具魅力及特色的宝鸡铁路机厂82年的步履,能这样让我们魂牵梦萦。让我们追随历史的足迹,去追忆那些与之相伴的如烟往事。

  82年前,在渭北陵塬下,在今宝鸡车站所处渭河河漫滩与渭河一级阶地结合部狭长地带,一座近代化大机器工厂拔地而起,这便是抗战时期崛起闻名遐迩的宝鸡铁路机厂。

  沿今经二路宝鸡儿童医院东侧什字北行200米,一条西向路折往火车站,这条路靠西百米处原为宝鸡铁路机厂,两边紧邻原铁路机厂家属区,过去是一片低矮的民房,这便是宝鸡市民熟知的机厂街,机厂街以铁路机厂作为地名,沿用至今。

  陇海铁路管理局宝鸡机车修理厂诞生于抗战前夕的1937年5月。这对宝鸡、工厂带有里程碑的意义。铁路机厂是由中国东部地区连云港码头、徐州机车厂、河南开封机务段、河南洛阳机车厂等多家工厂内迁后组成的,这座饱经风霜的铁路企业落户宝鸡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而形成的。这座当时宝鸡最大,人数最多的机械工厂是宝鸡机械工业的鼻祖,开宝鸡机械工业之先河,是宝鸡工业之源之根,宝鸡工业的基础和母体。

  在宝鸡铁路机厂建厂初的十几年中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国际上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交织在一起,空前尖锐激烈。从建厂始出,就被打上民族工业鲜明的时代烙印。创业之路之难,危难险境之险,发展之路崎岖而艰辛,多舛而又多彩。

  陇海铁路管理局宝鸡机车修理厂是国民政府铁道部所属的企业,建于1937年5月,位于当时的宝鸡县城(今宝鸡市区)东关外,宝鸡火车站南端宝鸡机务段内(今宝鸡火车站广场)。

  1936年12月7日,陇海铁路西宝段通车宝鸡,1937年3月1日正式运营。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前期,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陇海铁路东线屡遭日军空袭,形势日趋严重。国民政府从长期抗战大计出发,逐步将工业重心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转移。铁道部遂于1937年5月决定,由曹萃文、侯汝勋负责筹建陇海铁路管理局宝鸡机车修理厂。

  初期,先将江苏连云港码头、徐州机车厂、河南开封机务段的重要器材抢拆装箱,西运至宝鸡,后又将河南洛阳机车厂西迁,当时企业员工带设备辗转到达宝鸡。1938年10月,正式开工生产。当时称交通部陇海铁路管理局宝鸡机务段修理车间,担负机车修理兼做宝鸡机务段检修业务。

  后来,陇海铁路潼关以东地区,在日军的强攻下,接连失守,威逼关中东部。铁道部再次急令将长安机车厂部分设备也拆运宝鸡。设备分别安装于陕西长安(今西安)机务段和宝鸡机务段内,成立了长安机厂和宝鸡分厂,形成“厂段合一”的生产模式,彼此不分,相互依存。工厂承担铁路机车修理及机车检修业务,机务段负责西宝段客车牵引任务,这一格局即使延续到1943年“厂段分家”后,也经常互相联系。1938年11月一部分机器设备及工人迁往四川广元,侯汝勋筹建广元机厂。1941年长安机厂又西迁宝鸡,建起了专门修理客货机车的工厂(与宝鸡机务段厂段拥挤一处,车轮班和翻砂场设备和工人仍留长安。1941年7月,宝鸡机车厂长安营业部部分修车人员拨归长安机务段;改名为宝鸡机厂长安翻砂场,与三桥车辆厂和广元机厂均归宝鸡机厂管辖,1942年2月长安翻砂场和车轮班人员设备并入长安机务段)。因此,陇海铁路管理局宝鸡车辆修理厂在不同的史书中又称“陇海铁路管理局洛阳机车厂宝鸡机车修理分厂”或“陇海铁路管理局长安机车厂宝鸡机车修理分厂”。

  初建的宝鸡机厂位于当时宝鸡东关外宝鸡车站南侧的狭长地带,占地面积仅为34000平方米。东西长450米,南北最宽处仅90米,占地37300平方米,厂房是原宝鸡机务段修理机车厂房,面积只有6864平方米,正式厂房只有修车场和机器场各一幢,其余全系土坯墙、瓦顶或白铁瓦棚,比较好的厂房面积约3700平方米。其余厂房破烂不堪,到处露天,难以遮风挡雨,有的工组只好露天作业。有职工百余名,有调车机车、轨道吊车、镗床、刨床、普通车床等设备。此厂为宝鸡机器工业生产之始。1943年,“厂段分家”,宝鸡机务段迁出,原址归宝鸡机厂,工厂遂成为铁路机车修理的专业厂家。

  宝鸡机厂设有厂长室、工作、料帐、事务3个股,机车、电气、修配和天水修配4个场。工人最多达到900人。

  建厂初期,厂内有大、中、小动力、机械设备147部(台),多系欧美等国二十世纪初制造的,如德国1916年造的小蒸汽调车机车,比利时1914年造的轨道吊车;60毫米直径卧式镗床,是日本1910年生产的;冲程510毫米牛头刨床,是美国1910年出厂的;最新的1台,是后来运到的1941年美制普通车床。少部分设备属国产,如唐山1907年制造的2台动力锅炉(2140公斤//时),广元机厂制造的几台简易带轮6英尺尺车床和冲程300毫米小牛头刨床等。由于缺少检修,这些设备基本上失去了原有精度,处于老残状况,当时的量具仅有比较原始的卡尺、弯尺、百分表等。

  民国时期,陇海铁路管理局担负机车检修的有华阴车房、咸同、宝鸡、宝天4个机务段,负责机车大修的是宝鸡机车修理厂。工厂承担的机车修理,包括客、货机车两大类,分为列复、大修、中修三种程度。修理要经过解体、修配、安装、试车四个过程。修配零件没有图纸设计和工艺说明,工人只能观察实物,全凭经验加工配制,只有总体安装后的试车,才有几条要求。

  1938年10月,宝鸡机车修理分厂正式开工生产,担负机车修理兼机务段检修双重业务。从开工生产到建国前,除1938年因开工只有三个月,1948年因在运设备迁至三桥镇,这两年所修理的机车数未统计外,从1939年至1947年历年修理的车辆数均有记载,最多的年份为1943年和1945年,达到年修机车40辆。

  1942年,陇海铁路宝鸡机车修理分厂维修机车、维护交通运输有功,为抗战作出优异成绩,在全国工作竞赛中获得冠军,被授予国民政府主席“员恒精进”匾额。

  据宝鸡铁路机车修理厂1943年《上半年工作检讨概要》记载,当时的情况是“物价波动,人心失常,相率大呼食不饱,力不足。”宝鸡机车修理厂厂长陆廷俊在同年《工作竞赛概况报告》中说:“按本厂工作竞赛,每日工作时间早由工人自动由八小时增加至十小时,并未酬给加点费。”1944年厂方在《工作竞赛概要》中记载:“路方已收得奖励之实效,而工方未获得奖励之实惠。”五月底,本厂“奉令遣散员工一百七十一人,而物价突然波动,路收短绌,待遇无法比照调整……至半年中自动离职者又七十九人(卅四年元月份又二十六人),共合减少原有员工九百七十九人,占总员工百分之二十五。”此外,约有二百工人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只得利用夜间和星期天在外出卖苦力,或在铁匠铺打铁,或在铁路与商行门店从事装卸、搬运工作。

  从建厂到宝鸡解放的十二年中,工厂职工人数上下波动比较频繁,最多的年份也不过900人。职工的基本情况有:一是绝大多数受连年战乱的影响,生活艰难,为了养家糊口,从小进入工厂(段),所以,职工的路龄都相当长。据当时资料反映,最长的已有43年路龄,平均路龄也在10年以上。形成老职工多,青年工人极少的状况,26岁以下的职工占总人数的7.8%;二是职工间,一般都具有亲属关系(父子、兄弟,以及非直系血亲),占总人数的34%;三是职工文化水平很低,甚至近一半是文盲,上过私塾及文盲的占总人数的90%以上;四是工人掌握有多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但也由于社会原因,表现有浓厚的保守性,对新技术、新操作法的汲取和传播,显得迟缓。

  解放前,工人处于社会最低层,深受压迫和剥削,过着流离失所、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的困苦生活,毫无政治地位和尊严。特务曾以共党嫌疑抓走史忠良、赵德林等工人8名,阴云密布,员工普遍渴望获得翻身解放。据宝鸡铁路机厂1943年在《上半年工作检讨概要》中记载:“当此物价波动,人心失常,相率大呼食不饱,力不足之情况下,而从事于推进工作之效率,固非从维持生活方面着手”。“下层抗力与上层疑虑,工作之推进是一难也”。1944年,在《竞赛概要》中记载“路方已收到奖励之实效,而工方未获得奖励之实惠”。1944年5月底,奉命谴散员工171人,而物价突然波动,待遇无法比照调整------半年中,自动离职者79人,共减少原有员工的25%”。除此,工人中约有200人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只得利用晚上和周日在外出卖苦力(在铁匠铺打铁,在铁路或商行中做装卸搬运活等)。这都反映了当时工人的不幸境遇。

  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很差。1943年的《工作竞赛概况报告》描述工人们“能在种种困难之环境中奋往直前,不屈不挠,遇材料缺乏则设法代替,遇匠手缺乏则以一当十。在烈日风雨之下孜孜不息,尤以机器场(为甚),每当大雨连绵,机器脚下为水淹没,而各机匠均赤足浸水工作不辍。”生活用房面积4613平方米,全系土木结构的平房,散布在工厂外东西两面,环境简陋,长年失修,单身宿舍曾在秋雨中倒塌。一些工人无力盖房、租房,只能居住在东沟的土窑洞中。因生产不景气,1944年厂方一次就解雇工人171人,因生活无法保障而自动离职160人。20世纪40年代末,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职工境遇更加恶化,每月工资最多只能购一袋多面粉,难以养家糊口。据资料记载,工厂占地总面积为44775平方米,生产区占地面积为10775平方米,生活用房面积为4613平方米,全系土木结构的平房,撒布在工厂外东西两面,长年缺乏修缮,居住条件很差。单身宿舍曾经在秋雨中倒塌过。一些工人无力盖房、租房,只有在东沟土窑洞居住。临近解放的前几年,政权货币贬值,大量发行“金圆券”、“银圆券”,职工境遇更加恶化,每月工资最多只购一袋多面粉(每袋40斤),物价一天三涨,生活处于饥饿线次危难险境,一次是抗战时期日军飞机炸厂事件;一次是国军飞机炸厂事件;一次是胡宗南部阴谋炸厂事件。

  日军机炸厂事件。抗战时期,宝鸡作为战略大后方,因此多次遭到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自1938年至1944年期间日机轰炸宝鸡26次,出动飞机243架次,主要轰炸目标是县城、火车站、商业区、工厂。尤其是多次对宝鸡车站、铁路机厂、机务段等铁路重点设施进行轰炸,宝鸡铁路员工坚守岗位,在日机轰炸时进行顽强抗争,日机从北俯冲下来扔炸弹,宝鸡铁路机厂护厂队员端着步枪对空射击,干扰日机对车站、机务段、工厂等目标轰炸,迫使日机不敢低空轰炸,炸弹多扔偏至机厂街等处。

  飞机炸厂事件。1948年,西北野战军于4月17日兵分三路南下,向宝鸡神速进军,切断了西安至宝鸡的铁路交通。25日兵临宝鸡,午夜发起进攻,扒断店子街以东铁轨,炸毁金陵铁桥,攻占宝鸡,28日撤出,史称“西府出击”。激战中,西北“剿总”胡宗南急派飞机助战,狂轰滥炸,工厂被炸起火,致使电汽班、工具室、锅炉班、机器班、事务股、办公室尽被焚烧。战事刚一平息,工人们在厂方的组织下牛头刨床,迅速抢修搬运。为避免设备再次毁于战火,1948年5月,将一部分设备和人员疏散到三桥的铁道部总机厂筹备处和长安机厂,成立宝鸡机厂三桥修配厂。不久,三桥修配厂迁往天水北道埠。

  当局阴谋炸厂事件。1949年7月初,解放战争胜局已定,当局看出大势已去,遂派工兵进入工厂,在锅炉等动力设备安装炸药,并拆毁部分设备,准备一旦撤退,即引爆炸毁宝鸡机厂。这一阴谋行径立即引起了员工的极大愤慨,他们自发组织了护厂队,日夜巡查,围堵强拉设备的车辆,冒着被抓被杀的危险,将炸药转移他处,使炸厂阴谋终未得逞,保护了工厂的资财设备。

  这3次事件,再次见证和记载了危难险境中,厂方和员工爱厂、护厂之情、之智。正是由于他们的勇敢和机智,才使宝鸡机厂得以完整地保存,能够继续为国家的建设发挥作用,书写自己新的历史。

  1949年5月20日,西北野战军攻占西安后,即沿陇海铁路向西挺进,于7月中旬进行了著名的“扶眉战役”。13日午夜急行军65公里进军宝鸡,1949年7月14日,宝鸡解放。

  西府战役期间,宝鸡铁路员工利用各种形式支持。宝鸡首次解放前夕,76师准备守城作战,在宝鸡车站留有钢甲列车1列,用以保护铁路、车站之用。当时宝鸡机务段段长段同仁害怕打仗时把机车炸坏,又恐军队撤退时破坏机车,所以就事先作了严密布置,将全部

  ㄇㄎ型号蒸汽机车隐藏在林家村车站,使这些机车远离战火,因此没有遭到破坏。宝鸡解放前夕的

  7月初,成立陇海区铁路管理局长宝铁路办事处。当时临近解放,社会局面甚为混乱,西安至宝鸡铁路交通中断,铁路机厂和机务段几乎停工。驻宝党政军各部门,每天晚上开会,各单位领导参加,布置如何抵抗守城事宜,研究炸桥、炸机车水柜,炸机车、机器等方案。在7月某日傍晚有胡宗南部某工兵排数十人接令进入铁路机厂,在大气锤、水塔及工厂重要设施上捆绑炸药包,并到机务段,在所有的机车上捆绑炸药包,准备随时炸毁这些铁路重要设施和设备。在此紧要关头,宝鸡铁路机厂和宝鸡机务段的组织纠察队出面进行保护,并向守护炸药包的工兵排长及士兵做工作,给他们递烟卷投影面,送茶水,请他们务必不要爆破。并恳求他们:“如若将机械、机车炸毁,我们职工及几千个家属无饭可吃,全要饿死,请你们万万手下留情,大发慈悲,以救苍生。”经过数日的请求,工兵们才将炸药包撤去,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1949年7月14日,宝鸡解放。7月15日,工厂被军管。16日复工。从7月18日至26日,工厂修配场为过境各部队修理铁马鞍、山炮、野炮、轻机枪等军用器械配件8种,19件,有力地支援了解放西北、西南的战役、战斗。7月30日雷诺方程,将破旧多年的“五三五”号大型机车修复,定名为“新宝鸡第一号”。8月2日上午,正式举行“新宝鸡一号”机车落成典礼。为维护铁路秩序,保护工厂,防止坏人偷盗、破坏,8月11日,工厂正式成立工人纠察队。

  陇海铁路管理局宝鸡机车修理厂作为国民政府的资产收归人民政府,成为最早的国有企业。

  工厂受郑州铁路管理局西安分局领导,仍担负修理机车的任务。厂内原组织机构仍维持以前。1950年初,成立了由军代表、厂长、管理人员、工人代表组成的工厂管理委员会。这是成为社会主义企业后,最初的管理机构。从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当时工厂主要领导人孙励斋、罗智、巩双珍、王国兰、张清河等依靠职工群众,自力更生,对工厂现有的生产设施进行整修改造,调整了生产组织和管理机构,实行经济核算制,按劳分配制,发动职工参与管理,开展技术革新,提高了职工的思想觉悟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发展。1949年完成标准大修机车12.8台,1952年提高到41.2台。这个速度和水平,是解放前根本不可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1952年也比1949年提高 了2倍多,是工厂历史上第一次较大的飞跃。

  1953年5月1日,宝鸡机车修理厂奉命由铁路系统整体转业到石油工业系统,受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领导,厂名为“石油管理总局第一机械厂”。

  眷恋和兴奋的心情,参加了“石油管理总局第一机械厂”命名大会,8月,又有219名复转军人调人工厂。这样、中国第一支由铁路工人和复转士兵组成的从事石油机械制造的专业先锋团诞生了。1955年9月1日,工厂改名为“石油工业部第一机械厂”。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工厂边生产、边扩建,迅速扩大生产能力,面向全国油田,重点确保松辽石油会战。同时,在金陵河以东,上以西进行东厂区第一期工程建设,建成了金工、铸钢、热处理、抽油杆、空压机房等厂房设施,建筑面积17543平方米。1983至1984年,为确保宝鸡火车站扩建,工厂从大局出发,在老厂区坡上何厂门以西先后拆除各类工业建筑19300平方米,腾出土地41000平方米,耗资1300万元。同时,在南厂区新建3个分厂4万多平方米厂房。

  至1988年,有12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石油机械产品的空白。产品由仿制到自行设计制造,从单机到配套,从陆地到海洋,从国内市场到国外市场,形成了配套生产能力,生产品种600多个,成为走在全国石油机械制造行业前列、拥有雄厚物资技术力量的国有大型企业。

  由宝鸡石油机械厂与原中国石油物资装备(集团)总公司共同出资完成改制为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所属的国内规模最大、制造能力最强的石油钻采装备研发制造企业。2005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予“全国振兴装备制造业重要贡献单位”。2008年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独资设立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在战火中诞生、在改革中磨砺、在挫折中奋进的宝鸡铁路机厂、宝石机械和宝石人字啮合锥齿轮,凭借勤恳的努力和集体的智慧,必将使宝石机械明天的发展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82年的发展历程,在跌宕波折的岁月背后,赋予我们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艰苦创业的品质,更是在时代洪流里顺应形势、与时俱进的信念。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属于未来。宝石的昨天恢弘壮阔,宝石的今天繁花满园,宝石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