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财富金融集团

新闻中心

快速通道FAST TRACK

九游app会员登录/NEWS

【生日邀请函】8月28日出生的小伙伴科技馆喊你来过生日啦!

2024-02-09 01:23

  上海科技馆品牌活动“遇见@科学家”:每月选出一位当月出生的杰出科学家,举行“科学家主题月”活动,以“科学家及其成就”为主线,通过该科学家科研成就相关主题的科学课程、科学表演、科学列车、达人带你逛、生日派对、线上推广等形式,多方位展示、多渠道传播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科学精神、科研成就和科学理念,打造“科学家明星”,营造全民崇尚科学的新风尚。

  今年5月,“遇见@科学家”系列教育项目先后荣获两个市级奖项,分别是“首届上海市博物馆卓越教育项目奖”和“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成果奖”一等奖!感谢观众朋友的参与和支持~

  1902年,周培源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一个乡绅家庭,由于社会动荡,少年时期,他辗转多所学堂,最终来到一所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圣约翰附中。此时恰逢“五四”运动爆发,满腔热血的他走上街头参加,却被学校开除。柳暗花明又一村,他无意间看见清华学堂招收插班生的广告,于是迅速前往参加考试,自此与清华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清华学堂分为中等和高等两科,读完高等的并被选为优秀的学子可以赴美深造,周培源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分顺利完成学业,踏上了留学海外的旅程。1919年,当时的科学界利用一次日全食的机会,观测到了光线受到太阳引力偏转,从而证实了广义相对论中光线在引力场中有偏移的预言,这一重大观测将周培源吸引到了物理学研究的道路上。

  1929年周培源回国,成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物理学教授,主讲理论力学和相对论等理论物理的前沿课程,然而时事并没有给周培源安心做相对论理论研究的机会,为了更好地报效国家,他做出了艰难的取舍。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战争的炮火声响彻北平,几所高校被迫迁徙到昆明,周培源一家也随之搬迁。当时昆明城里频频遭日军轰炸,周培源只能搬到相对安全的山邑村(滇池西南),距离位于滇池西北的工作单位十分遥远,加之女儿也要去几里之外上学,他便买了一匹马代步,有人看到他在马背上的英姿飒爽,称他为“周大将军”。

  在安全都无法保证的战争环境中,理论物理虽然前沿,却无法救国。于是,周培源从对广义相对论的纯理论研究转向了有很大应用价值的流体力学湍流理论、空气动力学等,并先后开设了弹道学、流体力学等课程。由于有着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功底,他很快就在求解雷诺方程(湍流的平均运动方程)方面有了建树,其间还培养了张守廉、谢毓章、黄授书等后来的科学家。

  1943年,周培源赴美做访问教授,并在1945年发表重要论文,奠定了湍流模式理论的基础,他还收到了美国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邀请,从事鱼雷空投入水的项目研究,二战结束后他又进入海军部的海军军工实验站。由于才华出众,美方给周培源开出很高的薪资待遇,并请他加入美国国籍,但周培源只想尽快归国工作,报效祖国。

  1947年,周培源回到清华大学,先后出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和校委会副主任等职位。1952年,周培源离开清华大学到北京大学,开始了新的征程。

  周培源的天赋不只在科研上,他经常出访各国,参加各种科学与学术会议。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他作为新中国科技界的代表,在政府给出的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以科学家的身份履行着“外交”职责,向世界展示中国科学界不容置疑的政治立场和中国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的国际形象。

  在国内,周培源也是尽己所能推动科技发展。他先后任职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科联和科普协会(后合并为科协),担任重要职位。1954年,他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959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制定我国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即使面对繁杂的事务,周培源也没有放弃自己科研。1950-1990年间,他一直都有创新性成果,为湍流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科学的思维模式以及对物理学研究的执着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深入他的骨髓。

  周培源心怀祖国、追求真理,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

  8月27日(周日)下午13:30,我们将邀请20位与周培源先生同一天生日的幸运观众(可携带一名家属参加)共同前往上海大学一起探索力学奥秘。

  欢迎8月28日生日的你报名参加生日派对,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我们邀请到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宋亦诚教授,为8月28日出生的寿星们送出科学家寄语、生日祝福、亲笔签名生日贺卡及“遇见@科学家”生日礼包。

  同时我们也将邀请到上海大学李振海副教授、王鹏副研究员分别为我们带来精彩的科普讲座《树能长多高,蚊子怎么躲雨》、《现实VS梦想——航空航天中的新型力学问题》。

  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担任力学系系主任,兼任上海市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储能材料力学与电化学耦合,包括锂离子电池多场耦合机理、电极结构优化设计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2014年获首届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及上海大学蔡冠深优秀青年教师奖,2016年获上海市力学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2017年获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2020年以团队成员获批《弹性力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排名第3),2021年获上海大学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本科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2023年获上海市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上海大学副教授。2018年获得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资助。主要从事生物力学方向的分子动力学研究。重点关注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命过程,包括凝血及病毒入侵两个主要方面,探索力学刺激在其中的关键调控作用,聚焦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着力理解相关蛋白质功能及相互间作用受到外力刺激的响应及其背后的力学机理,为治疗凝血及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在Cell Research、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Biomechanics and modeling in mechanobiology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 20 余篇,撰写英文专著章节 1 篇。

  上海大学副研究员。201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固体力学专业,2018年加入上海大学并工作至今。曾获得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人才托举计划支持,上海市扬帆计划支持。王鹏在微观结构与材料力学性能方面、材料模拟方法与势函数领域已开展长期系统研究工作,针对于复杂材料分子动力学模拟缺乏可靠势函数的问题,发展出一套基于平均化思想的介原子分子动力学方法。该方法已经在孪晶诱导塑性钢(TWIP钢),TaHfZrTi高熵合金、Ti80合金、金刚石、铜铝合金、FeCoNiCrMn高熵合金、FeMnCrCo高熵合金等领域展开应用。截止目前已在《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Materials Today》、《Extreme Mechanics Letters》等杂志上发表SCI收录论文41篇,其中21篇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累积被引用1500余次。

  本次活动我们将有幸参观上海大学风洞实验室、拖曳实验室,了解研究员是通过什么样的装置模拟流体力学的现象、采集实验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做分析后应用到生活中。参观结束后,我们将观看航模表演,感受飞行器利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在空气中起伏翻转。

  1、活动实行实名制预约报名,报名时请填写真实姓名与联系方式,以免影响您的后续活动行程。

  2、生日派对活动对象仅限8月28日生日,8周岁以上观众,以身份证(或其他有身份证号码的证件)上的日期为准,儿童及家长请携带身份信息参与活动。

  5、参加活动的所有观众请于8月27日(周日)下午13:00,至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南门签到入场,本场活动免费。